首页 - 加入收藏
您的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五脏六腑 > 正文

突发晕厥找不到病因 看完这3张图就明白了

来源:中检健康 编辑:中检健康 时间:2019-07-28
病例解析

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复意识丧失的病例,患者意识反复发作,每次持续10-几十秒钟,能够自行恢复,符合晕厥的定义。

患者老年男性,既往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病史,否认冠心病史,意识丧失前无体位变化,无前驱症状,看起来心源性晕厥不能除外,体位性低血压和血管迷走性晕厥暂无支持证据。

而患者入院后心电图的异常,更加把晕厥导向了心源性晕厥的方向,尤其是心律失常性晕厥。

接下来,我们就从患者两份异常的心电图入手,去试图揭开晕厥背后的原因。

首先来看图1,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,最明显的异常在QRS波,QRS波增宽,V1导联为rS型,V5、V6导联为R波,符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定义。

 
图1:患者入院后记录的异常心电图。

更确切地说,患者V1导联r波<0.1 mv,I、aVL、V5、V6导联均存在切记,QRS波宽度达180 ms,符合真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定义,这提示患者心脏传导系统中的左束支,存在严重病变,已经传导很慢甚至不再具有传导功能了。

另外,患者PR间期为220 ms,轻度延长,存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。

图1揭示了患者存在的传导系统异常,为心源性晕厥增添的证据,但尚未完全解释患者晕厥的原因,我们接着看图2。

图2中可见宽窄不同的QRS波,分别用红色、黑色和蓝色方框进行标识。

 
图2:患者入院后记录到的另外一份心电图。

图2中首先我们注意到,P波多于QRS波(P波用箭头标识),P、R之间无固定关系,说明存在房室分离。其QRS波存在多种形态,不再是图1中的统一的左束支阻滞图形。

红色方框内的QRS波依然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形态,而蓝色方框内,QRS波相对窄,I、aVL导联终末可见粗钝的S波,是右束支传导阻滞吗?

图1中我们已经知道,患者的左束支传导阻滞为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,其左束支已经丧失了传导功能,如若图2中蓝色方框内的窄QRS波为右束支传导阻滞,那么激动只能沿着左束支下传,造成右束支传导阻滞(图3),这和患者左束支病变严重,不能传导,明显不符。

结合患者存在房室分离,P波多于QRS波,存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这个相对窄的QRS波不是右束支传导阻滞,就只能是室性逸搏了,但它为什么产生了类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,且相对比较窄呢?

这是由于室性逸搏的逸搏点刚好在左室内的左束支区域附近,逸搏点的出现,“克服”了左束支传导阻滞,使得左右室的激动相对同步,不但产生了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,且宽度接近正常。黑色方框内的QRS波形态介于另外两种QRS波之间,属于右束支下传和室性逸搏形成的融合波,也支持了上面的诊断。

 
图3:心房至心室的传导,在希氏束以下分成右束支或者左束支,室上性激动下传心室,必然经过其中之一,左束支传导阻滞时,沿右束支下传,右束支传导阻滞时,沿左束支下传。

至此梳理下患者存在的传导系统异常: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一度房室传导阻滞,左束支传导阻滞,室性逸搏。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室性逸搏的存在,说明患者右束支间歇性阻滞,在其工作正常时,激动可下传心室,在其发生阻滞时,即发生室性逸搏。

而患者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,则是由于双侧束支传导阻滞,阻滞位点在希氏束以下,而不是房室结。希氏束以下部位阻滞导致的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正是患者发生晕厥的原因。

对于进一步的治疗,希氏束以下部位阻滞导致的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为起搏器的I类指证,不只是为了缓解晕厥症状,更是为了预防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死亡!

参考文献:
[1]The only EKG book you’ll ever need(sixth edition), Malcolm S. Thaler.

[2]周氏心电图学第6版,郭继鸿主译。

[3]心电图学,郭继鸿主编。

文章来源:何金山 /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
(声明:本网站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删除)

中检健康 邮箱:hr@jk123.org

Copyright © 2020 pco.com.cn 中检健康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urHost

京ICP备20003558号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((京)-非经营性-2021-0144) 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52号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316室  电话:010-62368194

Top